如今,《弟子規(guī)》走進了不少學校,刮起了一陣重溫經(jīng)典風。去年秋季學期開始,泉州中遠學校將《解悟弟子規(guī)》作為校本課程,重視引導學生傳承國學經(jīng)典,弘揚中華美德。 《解悟弟子規(guī)》由學校辦公室主任王重尚主編。翻開這本古色古香的讀本,每一學時都由德育目標、經(jīng)文原句、詞語詮釋、圖文易解、案例呈現(xiàn)、凈心反思等環(huán)節(jié)組成。 “這本書很有教育意義,里面有漫畫、有故事。故事有正面的,也有反面的;有名人故事,也有發(fā)生在中遠學子身上的真實案例。我們不再是人云亦云地背誦《弟子規(guī)》,而是邊誦讀邊對照反思,在日常生活、人際交往等方面中可以學以致用。”初三年(5)班學生姚青說。 目前,《解悟弟子規(guī)》正在該校初中部試點,今后將逐漸擴大輻射,而“七個一”的做法也頗具特色。據(jù)了解,中遠學生人手一本《解悟弟子規(guī)》;成立一支國學經(jīng)典誦讀隊,每周定時集中培訓演練,拓展輻射空間;每周三早讀統(tǒng)一誦讀《解悟弟子規(guī)》;每周五下午放學以年段為單位進行一次集體廣場誦讀《解悟弟子規(guī)》;每周末學生以背誦、講述等形式與家長共享一節(jié)《解悟弟子規(guī)》,并付諸踐行;每周日返校各班主任統(tǒng)一收集反饋表及相關視頻、照片材料;德育處負責擇優(yōu)展示,促進共享,推進落實,每學期評選表彰一批星級先進典型,并作經(jīng)驗交流介紹。 一張小小的《學習與踐行<弟子規(guī)>簡明反饋表》,讓中遠學校的國學經(jīng)典教育貼近生活,走進家庭,瞬間有了活力。 學了“借人物,及時還。后有急,借不難”經(jīng)文,初二年(6)班學生林毓欽知道了即使是再小的事情,也要講信用。其父林先生在“家長意見”一欄寫下——“孩子學會了有借有還的道理,很好。” 讀到“兄弟睦,孝在中”,初一年(3)班學生冉文靜有些慚愧。“我有一個弟弟,以前我們經(jīng)常為做家務事爭吵,現(xiàn)在我懂得了姐姐要謙讓著弟弟,我們要一起幫父母分擔家務,這也是孝敬父母的具體表現(xiàn)。”冉文靜說,每周的《學習與踐行<弟子規(guī)>簡明反饋表》,都督促著她去實踐《弟子規(guī)》中的做法與要求。 “《弟子規(guī)》看似簡單不顯眼,實際上里面蘊藏著做人、做事、做好學問的大智慧。中學階段是人生的關鍵轉折點,如果能很好地學習《弟子規(guī)》,相信未來的人生將更有智慧,更有前途。”北京東方國際教育研究院副院長張秀云教授勉勵中遠學校努力追求、認真實踐,不斷提高學生對傳統(tǒng)文化的接受能力和感悟能力,養(yǎng)浩然正氣,塑高尚人格。 近年來,泉州中遠學校先后獲得國家“十二五”重點課題科研單位、教育部福建師范大學基礎教育課程研究中心實驗學校、中央教科所《中華民族傳統(tǒng)美德教育》實驗基地等稱號。今年4月份該校申報的課題《<弟子規(guī)>校本課程資源開發(fā)與利用研究》,經(jīng)專家評審,確認為晉江市教育科學“十三五”規(guī)劃(第一批)立項研究課題。 “學校注重實施‘傳承、創(chuàng)新、綠色、共享’的育人模式,有針對性地汲取儒家思想文化精髓,以‘八德’(孝悌忠信禮義廉恥)為核心,教育學生學會深入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,有效推進‘六個學會’的深化踐行,即學會行孝、學會感恩、學會尊重、學會誠信,學會學習,學會發(fā)展,進一步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、人生觀和價值觀,提升核心素養(yǎng)。”黃金盾校長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。
|